首页 > 杂谈生活->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谁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谁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海疼+ 论文 2779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谁写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二月二十日。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熙宁五年(1072)出使辽国之前的作品。此时王安石已经为相,他在辽国看到了辽国的社会政治情况,当时北方的局势还算稳定,辽国被金所灭,北宋廷能够得到一个暂时安稳的局面。然而王安石认为契丹人仍然是“枕戈待旦”,“无复为国家虑之意”(《泊船瓜洲》)。在出使辽国之前,王安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写了几首咏物诗和《泊船瓜洲》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先从两个方面来描写一种情境:一个是“剪”字,一个是“窗”字。那么“剪”字表达了什么情感呢?他对窗子里的世界有一种特别好奇的态度:看到窗子里有两个人正在做一些事情,但具体做什么呢?到底是谁呢?他想看得更清楚一点。 再看第二句:“何当共剪西窗烛?”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一起剪掉这扇窗户上的蜡烛啊! 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有很大深意: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窗子里世界非常好奇;另一方面作者在等待他心目中那一位恋人回来。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即为等待恋人归来

  “何当”就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将蜡烛和窗子一起剪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诗人的情感也很复杂:他对窗子里面的世界特别好奇,所以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同时,他又在等待着他的恋人回来,所以才会剪掉这扇窗户上的蜡烛。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即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这首诗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描写细腻,他写“窗”字时,不单单只写了窗子;他还通过描绘窗子外的景物,来表现他心中的情感。比如“剪”字、“窗”字以及他对窗子外世界的好奇感等等,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一定是男女之情,也可以是其他什么情感。 诗人对窗子里世界感到好奇,一方面是他想通过观察来了解窗子里世界;另一方面是想通过窗子里发生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心中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总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渴望与恋人见面和相聚的期盼之情,读来令人倍感温馨。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即表达了作者希望见到恋人的渴望之情

  第二句是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又为什么会这么问呢?说明作者很希望见到恋人,盼望着那一天。 第二句的意思就是:如果这两个人不能一起剪掉这个蜡烛的话,那么我们就只好把窗户打开,让蜡烛烧尽了。“共”字表明了作者在期待着。 诗人想象着那两个人在做些什么事情,正如一位恋人在等待着他回去一样。 王安石作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比较多,这首诗也是他的一首比较著名的咏物诗。虽然诗人写得很平淡,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位特别有抱负和理想的人。

  4、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作者等待着恋人归来,又担心相见无期的无奈之情。

  那么,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色呢? (1)主题思想深刻,把男女相思的复杂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2)比喻新奇贴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无限思念。 (3)语言清新自然,既表现了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又含蓄地表现出了诗人对恋人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眷恋。 (4)诗歌结构严谨缜密、章法层次清晰明朗。前六句与后六句在思想内容上前后呼应,前后相承;而且尾联一开篇就以“何当”收束,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5、何当共剪西窗烛: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何当共剪西窗烛”,说明作者已经深深的爱上了窗子里的人,并希望两人能够在一起。这个美好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也很多。从主题看,作者寄希望于对方,通过两人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时光;从情感看,作者与爱人共同生活中充满了温馨甜蜜;从意象看,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