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 (朱熹朱子家训)
朱熹简介 (朱熹朱子家训)
朱熹(1103—114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别号朱熹园、南康、紫阳,世称朱文公,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闽北人。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因其“悟天主道”之功而成为二程之弟——二程的弟子李侗的学生。 朱熹少时好学不倦。 五岁时从母读《诗经》和《尚书》;九岁读完了“四书”;十二岁熟读“五经”;十九岁中进士;三十四岁时完成了他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解》。朱熹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以儒学为中心,同时也涉猎其他各家思想学说的著作《四书集注》(全书分五卷)、《诗经集注》(全书分九卷)和《大学章句》等。在理学思想方面,朱熹是程朱理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朱熹对历史有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他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他在史学方面有三大成就:一是完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历史地理著作《建宁府志》;二是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白话文《春秋左传》;三是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贡献了自己精辟而完整的学说体系。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成就:他创作的许多诗篇,以其清新自然、通俗流畅而为世人所喜爱;他与陆九渊并称“朱陆”,同为程颢、程颐等理学大师共同创立了南宋学派。
一、朱熹生平
朱熹,生于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75年),卒于宋理宗景佑三年(公元1035年)。其先人居住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其父朱松,字子瞻,曾任太常博士,母黄氏。朱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好学不倦,曾从父教读《左传》《大学》等书;九岁时从母读《诗经》《尚书》等书;十岁时,读完了“四书”;十三岁时研读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并熟读成诵;十九岁中举人;三十四岁时写下了著名的哲学著作——《太极图说》。朱熹一生致力于探求和实践他所追求的“理”及其体现的世界观,其思想形成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二、朱熹家庭
朱熹的家庭是一个官宦之家。朱氏家族出过许多知名人物,他的祖父朱文公曾经在江西当过知府,后入朝为官,累升至刑部尚书;他的父亲朱松为金朝朝廷右丞相;他的弟弟朱松为南宋孝宗时期著名史学家。 朱熹的母亲许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她和婆婆同时十分重视家教。她不仅十分注重对子女们道德品质及学识方面的教育,而且还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在母亲和祖母以及其他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下,朱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地教育和熏陶。
三、朱熹科举及第
朱熹一生中考中进士的次数是很少的,仅有五次,但皆为特别优秀者。这五次科举考试,也就是朱熹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四、朱熹家族的名人
朱熹的父亲朱松,字子敬,南宋时官至端州知州。朱熹的母亲刘氏,曾嫁给大儒马祖常的儿子马元通为妾。刘氏因不满马祖常及其妾室,曾离家出走。后因生下朱熹,才得以回到家中。 朱松与刘氏育有四子,长子朱柏,字子苍、号濂亭;次子朱贵,字伯贵、号南轩;三子朱则为儿子们取名为“仲晦”“仲子”等,以此区别他们与其妾室。 朱熹有一女名为朱文君(即明道君)。朱文君嫁给同邑人游德根(字守之)为妻。因她知书达理、多才多艺。 朱熹另一女名为朱熹之妻王氏,又称刘氏、张氏、李氏等。她们都是宋人中有名的才女、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