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简介(韩非子简介及作品介绍名言名句)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即韩非子(或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家”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原意为“刑名之学”,是对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概括。韩非出生于韩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国家)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有才能,曾在秦国为官(秦王也叫吕不韦,也就是秦始皇的爷爷)。 由于李斯、赵高等人的排斥和迫害,韩非离开韩国(今河南新郑)逃到了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韩非在秦王嬴政处接受了三年教育后,被召回秦国为官,他曾给秦王讲《孤愤》《五蠹》等书,也曾为李斯拟一篇“论说”文章。 公元前233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嬴政去世后,李斯等人发动了李斯、赵高迫害李斯母子的宫廷政变。后来嬴政死后,秦始皇命长子扶苏继续担任丞相和军师一职。 公元前233年(秦二世元年)始皇帝死后八年时间里秦朝政局动荡,最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的农民起义中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一、主要著作
韩非子主要著作有《孤愤》《五蠹》,均为韩非自己所作,《说林》《说苑》为其弟子魏文侯所作。 作品风格特点: 1.语言形象简洁,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韩非子本传中只有一篇记载】。 2.善于把“寓言”与“故事”相结合,将故事寓于寓言之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3.韩非子的思想在后世影响深远,对我国古代社会有深远意义。 主要作品:
二、主要思想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难》和《孤愤》等,后人搜集整理成书有《韩非子集》,共二十卷,有二十篇。 韩非在当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因为他的观点太过极端和不合时宜。 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韩非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他认为法是治国之本,主张“君主立宪”。 韩非反对用法家思想来治国,把国家的治理归结为“法”。 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主张。 对于法家政治理论,后世史家也有许多批评之声;但总体上来看韩非的思想仍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
三、评价
司马迁:“为人有雄才大略,好利忘命,才有余,而识不足。” 司马贞:“非攻于野而国无怨,才有余矣。” 《汉书·艺文志》:“韩非子著述以百余万言为一卷,名《说难》也。” 鲁迅:“韩非子有法治、带剑的‘法家化’思想,也还看得到秦文化的影子……。总之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了。” 王夫之:“法者,国之权衡也,人之准绳也。”(《韩非子·说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