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春秋和春秋三传各自的侧重点相关知识)
历史事件:公元前473年,周平王东迁,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59年,秦国攻破齐国都城临淄,次年灭掉鲁国;公元前221年。 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我国第一本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了:《春秋》成书于春秋末期的鲁隐公五年(前722年),到晋景公二年(前509年)共319年的历史。 春秋三传中分别记录了孔子、左丘明、公羊高(子贡)对《春秋》的理解。
1、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中都宰(今山东曲阜市),字仲尼,孔子33岁时任司空(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孔子的生平与主要著作: 《论语》:孔子在鲁国是地位很高的大官。 《礼记·乐记》: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学而时习之”。 《学而》与《论语》合称为「双壁」,反映了孔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
2、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字长丘,也称左丘明。 《春秋左氏传》是孔子弟子整理的一部关于鲁国及周王室事迹的编年体史书。由孔子弟子整理而成,作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门记载国君言行的官,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传中主要记录了《左传》中鲁哀公十四年至鲁哀公十六年所发生的史事,以及孔子及弟子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评价。 左丘明在传中集史实与评论于一体,是一部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著作。
3、公羊高
公羊高,又称子贡,姓公孙,名赐,字子贡,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之一;曾担任鲁国司空、司寇等职务。 公羊高“以《春秋》为经”;“《春秋》以仁义为经”; 公羊高认为《春秋》是一部用来记录国家大事的典籍。从他这里开始产生了一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政治学说。
4、结论: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都是先秦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左丘明的《左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公羊高把战国以来各家学说加以综合而形成新学说。 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和道家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