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创作于哪个世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原文及翻译)
十四行诗创作于哪个世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原文及翻译)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和散文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在他所有的剧作中,十四行诗是他最喜欢的一种体裁,而且也被认为是莎士比亚创作最早的形式。那么十四行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诗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相关内容介绍。
一、十四行诗体
十四行诗体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一种诗体。它又称为“拉丁诗”,是一种以四行为一首的诗。这种诗体通常用于叙事和抒情。它要求严格对称,严格押韵,通常是用三个音节。 十四行诗体的产生和发展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欧洲中世纪诗歌和文艺复兴诗歌的基本形式,因此被称为“文艺复兴的语言”。 十四行诗体一般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四句话,第二段为八句话。它一般用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单双格、分号)分隔句子。因此,十四行诗体又被称为“三段式”诗体。另外,在《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希望死后有一盏灯能为我照亮”,这句话就是用十四行诗体写成的。
二、十四行诗的创作时间
十四行诗通常以二人为一组,一人或两人合作来完成一首诗歌。 一般情况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时间在1616年左右,并且在他之后还有许多的十四行诗流传至今。在莎士比亚之前,人们通常用古英语来创作十四行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十四行诗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现代英语,而英语中对十四行诗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尤其是在平仄方面。同时在创作时,诗人们必须使用字母来进行创作,而不能直接使用单词。所以在莎士比亚之后的时期里,诗歌就有了一定的改变,人们开始使用古英语或者是现代英语来创作十四行诗。
三、十四行诗的起源与发展
十四行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十四行诗最早起源于中世纪,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也是因为出现了“新教”思想。 十四行诗首先从教皇的礼仪诗发展而来,并逐渐成为了教皇及宫廷礼仪中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而在18世纪中叶,它又成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社交活动,因此又被称为社交诗。而在现代,它又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学,甚至在19世纪出现了以十四行为体裁的诗集《十四行集》。
四、关于十四行诗的翻译
对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最早应该是在1713年,当时英国著名的诗人理查德·斯文森翻译了《十四行诗集》,并且发表了这首诗。在当时,斯文森也只是一个业余的诗人,而十四行诗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十四行诗集逐渐从欧洲流传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1895年,威廉·莎士比亚的学生伊迪斯·爱斯德对这首十四行诗进行了重新的翻译,并且发表在了《爱尔兰评论》上,因此又被称为是爱斯德翻译。爱斯德之后又进行过很多次翻译工作,例如后来著名的英美文学翻译家查尔斯·兰姆也对这首诗进行过翻译。因此在英语国家中,这首十四行诗也是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