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科技->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注音(勾践平定吴国)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注音(勾践平定吴国)

jk+ 论文 2873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勾践平定吴国

原文及翻译注音


勾践既不能自裁,欲往见夫巫臣。兵士聚于城下,哭至夜半。城中闻其声,遂以为兵至。大恐,夫巫臣竟与勾践俱出。兵乃解。勾践之与夫巫臣议:杀己不忘其国,不待其师,以敌国之力致快。巫臣曰:“事大而不顺,灭族而不服。唯乘隙握要,暗中而发。临难而不失其色,以动制静,犹惑吴国之心,必有季子之功。然而不如先定越国,以镇东南,制上下之交,分土守令,俟时而动。若因大师之威,以强吴国,恐不可得而长有也。”勾践从其计,遂出奔越。

勾践(Gòu jiàn):吴国之后期国君。践(jiàn):“迈前踏后”之意。勾践能守国门,智勇双全,是吴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夫巫臣:据《史记》记载,夫巫臣是羣臣之一。夫巫臣一词意为巫术精通的祭司。
杀己不忘其国:自杀以示忠诚之意,没有忘记自己国家的使命与责任。
以敌国之力致快:利用敌国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季子之功:指季札。
镇东南:指镇守东南边疆。
制上下之交:掌握商贸、人才等重要资源的关口。
分土守令:设立土官,划分地区,使土官掌握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军、政、民事权力。
以强吴国:原意是用大师的威势强势、镇压吴国,实际勾践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用吴国自己的力量,另辟蹊径。

背景


在西元前越、吴之间的长达四百年的战乱中,经过辗转反侧十多年的交战,吴王夫差攻下越国,迁其王、家、民共三万余人归于吴。不久,谶林出现了“戴罪夫差,勾践代王”的预言。夫差为了消除异议和潜在的危险,派了使者下南越将代王弑杀。当勾践得知这个消息,他的太子被抓,国家陷入危机,于是勾践决定一死以胁吴国太子。在勾践的威胁下,吴王夫差在勾践要求的条件下放了他的太子,并将勾践分封在越地厅子王,但勾践并没有忘记曾经的恩怨,他决定要收复失地,平定吴国。

过程


和夫巫臣商议后,勾践决定先定国内,依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寄希望于其他国家的帮助。他先平定了越国,进而在自己的领土上分土守令,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在对外方面,他调整了吴越交界的关系,使上下交道的商贸人才,都必须到自己的地盘上经过,重要贸易、通讯、交际资源都被囊括在了他的手中,等待机会。吴国的君王夫差本想先灭齐国,得到新的喘息机会,向权臣伍子胥寻求计策,子胥给出的建议是加强边境线上的防守。夫差并不听从建议,迅速收兵,“擐甲甲者三十万人,车六千乘,门闾济于江”,向北猛攻齐国。在吴军壮大的威势面前,齐威王自己打算先避实就虚,装病避开吴军的进攻。但是伍子胥却联合了周、郑两国的军队,前来援护齐。吴军难以与三国联军抗衡,在顷刻间便溃败而返。

结局


接下来,勾践主导的越吴联军发起了最后一波袭击。吴城内外固守的防线被越吴联军攻破,很快发生了轰动当时的变故——夫差自杀了。在此之后,勾践即位为王,建都会稽,开始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